小九直播间
聚焦供需原理易车研究院报告深度解析2023年中国车市价格战
时间: 2023-11-10 10:44:08 | 作者: 小九直播间
2023年伊始,特斯拉再次强化降价力度,一石激起千层浪。3月上旬,以东风集团大规模降价促销为关键节点,中国车市的价格战加速由新能源向燃油车蔓延。2023年3月底4月初,价格战再次升级,由在售车型向新车领域渗透,部分新能源车型甚至低于同级别燃油车;面对突如其来的价格战,不少车企高层也是摸不到头脑,一边被迫跟进,一边呼吁价值战。什么是价值战?车企与经销商该如何理性看待与应对价格战?易车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发布车市价格战洞察报告(2023版)做出了深度剖析。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的普通老百姓即便有钱也买不到轿车,如真想买,不仅要获得物资局等部门的审批,而且只能挂靠单位。类似图一图二,无论需求还是供给,几乎都没有弹性,不存在价格自由调控机制;
20世纪九十年代,对私人车市的管控政策快速放宽,价格机制逐步发挥关键性调控作用:1993年2月,财政部取消了轿车、旅行车、越野车和工具车等的控购审批。1994年7月4日,国务院公布第一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阐明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干预个人购买和使用正当来源的汽车。1996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取消地方对经济轿车的限制……进入21世纪,进一步为私人购车营造良好氛围,2001年,“鼓励轿车进入家庭”被国家计委写进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
21世纪前二十年,中国私家车市场爆发式增长,并快速完成在80后、90后等年轻群体的普及,期间市场行情报价与价格战成为调控需求与供给的核心机制。2023年初中国车市突然爆发价格战,且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13.66%,说明背后的供需矛盾异常尖锐;
围绕2023上半年的大规模价格战,本文主要基于供需原理,努力探究背后的影响因素与积极思考应对机制。为降低分析难度,暂不考虑供需斜率。
增量是中国车市主要增长点,2018-2022年增量新主力90后的出生人数持续减少,降低购车需求,导致需求曲线左移
据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90后的出生人口数量呈现持续下滑走势,由1990年2374万人下滑至1999年1827万人;
2008年起,中国车市的主要推动力来自首购为主的80后的“结婚购车浪潮”,该浪潮快速提升了80后的千人拥车率,截至2017年底,80后千人拥车率突破450辆,非常接近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留给90后的提升空间非常有限;
2018年起,以首购为主的90后大规模涌入车市,由于人口减少与相对80后的增长潜力有限,共同降低了90后的整体购车需求,导致需求曲线对应的数量与价格都有降低,为车市大规模降价促销埋下伏笔。
结婚与生子是中国老百姓关键购车节点,但近六七年,大家结婚生子的积极性越来越低,降低购车需求,导致需求曲线年起,随着出生人口持续增多的80后加速涌入中国车市,结婚与生子快速成为中国车市最重要的两大购车节点。但近六七年,结婚对数与新生儿数量持续减少,2022年,已公布的新生儿数量跌破了1000万人,结婚对数进一步下跌;
2018年起,随着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取消,和结婚与生子更不积极的90后加速涌入中国车市,逐步降低购车诉求,导致需求曲线对应的数量与价格逐步降低,为车市大规模降价促销埋下伏笔。
收入是车市增长的根基,2020-2022年疫情三年管控影响了多数家庭收入,降低购车需求,导致需求曲线年,三年疫情管控,对中国购车用户的家庭收入形成不少冲击,易车研究院调研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超七成购车用户的家庭收入有不同程度下滑,36.69%的下滑在20%以内,24.06%的下滑在20%-50%,下滑超过50%的有11.69%。即便没下滑的,绝大多数是“原地踏步”;
收入是车市增长的根基,既然多数购车家庭的收入有减少,势必会降低购车需求,导致需求曲线对应的数量与价格都有降低,为车市大规模降价促销埋下伏笔。
人口数量决定了购车人数,结婚与生子影响了购车积极性,家庭收入左右了购车能力;
2018年起,首购新主体90后人口数量的持续减少,直接引发中国车市的增量部分大规模萎缩;近六七年,结婚对数与新生儿数量的持续减少,大幅度降低了中国老百姓的购车积极性……理论上中国车市在2019-2020年就应当来一场较大规模的价格战,但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和随之而来的电池、芯片等零部件与原材料的大规模短缺与疯狂涨价,直接打乱了中国车市的原有降价节奏,并将价格战整整压制了三年时间,且在2020-2022年这三年疫情期间,导致多数中国购车用户的家庭收入遭遇冲击,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恶化了被掩盖中的价格战;
从需求“三减”角度看,2022年底疫情管控政策突然放开,2023年初中国车市的价格战不仅会瞬间爆发,而且会“连本带利”。
2020-2022年,新锐品牌加速涌入,并投放大量新车型,大幅度的提高产品供应,推动供给曲线年,虽然中国社会笼罩在疫情的阴影里,但是中国车市新一轮“英雄辈出”的三年,特斯拉、理想、埃安、坦克、哪吒、蔚来等一大堆新锐品牌,纷纷由纸上谈兵进入实战阶段,瞬间增加了大量产品供应。在高端车市,原本大家耳熟能详的只是奥迪、奔驰、宝马三强,但就在过去的三年,特斯拉、理想、蔚来、小鹏、高合、AITO、腾势、坦克等大量新品牌纷纷标榜豪华属性,用户选择空间瞬间倍增,多数小有成绩;
快速涌入的大量新品牌新产品,推动供给曲线能提供更多数量与更低价格的产品,为2023年初的大规模价格战埋下伏笔。
不少车企学习特斯拉,但只聚焦看得见的“电池”,结果南辕北辙,不仅电动车销量稀少,而且消耗了大量资源。理想汽车、比亚迪等部分中国新锐品牌,之所以能快速崛起,与特斯拉类似,主要赢在全价值链的升级,努力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
一旦效率提升了与成本降低了,很快会推动供给曲线以更低售价换取更多销量,为2023年初的大规模价格战埋下伏笔。
2022年底,电池、芯片等的短缺现象逐步缓解,价格快速回落,大幅度降低供应成本、提升供应效率,推动供给曲线年,疫情的反反复复,让车企的生产时断时续,2022年二季度上海的大规模“封城”等,让本已紧张的芯片、电池等零部件与原材料的供应雪上加霜,导致汽车价格水涨船高;2022年底,电池、芯片等的短缺现象逐步缓解,价格快速回落,2023年5月初,碳酸锂工业级报价跌破20万元/吨。
这轮大规模价格战主要由特斯拉、比亚迪等强势新能源车企点燃:2022年10月24日,特斯拉官方突然宣布降价,Model 3后轮驱动版和高性能版分别下调1.4万元和1.8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后轮驱动版、长续航版分别下调2万元、2.8万元和3.7万元;2023年1月6日,再次降价,Model 3售价下调至22.99-32.99万元,最大降幅3.6万,Model Y下调至25.99-35.99万元,最大降幅4.8万元……智己、飞凡、极狐、赛力斯等一大堆新能源品牌快速跟进;2023年2月10日,秦PLUS DM-i2023冠军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下调至9.98-14.58万元,降幅一两万元,喊出“燃油轿车颠覆者”的口号……日产、大众、丰田等一大堆主流燃油车品牌快速跟进;
疫情管控刚放松的2022年底至2023年初,地方政府纷纷出台购车补贴政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武汉市政府。武汉市经信局介绍,根据经开区、江夏区让利促销活动方案,2023年3月1日至3月31日,市民购买在武汉经开区生产的东风旗下东风本田、东风风神、东风日产、岚图、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富康等汽车品牌以及在江夏区生产的上汽通用旗下别克、雪佛兰等汽车品牌燃油及新能源车型,可分别享受3000元至90000元不等的补贴……一石激起千层浪,西安、郑州、成都、重庆、长春等地方政府纷纷跟进,或进一步强化促销力度;
车市“三突”:防疫政策突然放宽、强势品牌突然发力与地方政府突然巨额补贴,瞬间点燃车市价格战。
截至2022年底,中国品牌主导的15万元以内价区的车型售价整体低于欧美车市,但在15万元以上,尤其是25万元以上的高价区,仍高于欧美;
2023年初,突然爆发的价格战并不“突然”,是中国汽车产业链一直在升级的一次“质变”信号,也是中国车市的一次“自我救赎”,类似于“免疫系统”,有利于中国车市回归理性,助推供需均衡点回归E2,以更合理的价格获得市场销量。未来如中国汽车产业链能持续升级,奥迪、奔驰、宝马等高端品牌的大规模“官降”势在必行,否则只能遭受新锐竞品的“炮轰”。
2008-2017年,中国车市的核心用户是结婚青年,虽然购车是刚需,但含金量并不高,一个小伙结个婚差不多就成“穷光蛋”了,买辆十万元的紧凑型轿车凑合着能过日子就好了。2018-2022年,曾经青年购车主力的80后纷纷摇身一变为大叔用户,家里也有些积蓄了,给自己换辆大车与给老婆买辆好车的诉求持续高涨,再加90后人口持续减少、结婚生子越来越不积极等,共同助推中年化与增换购占比持续提升并主导中国车市;
有价值的产品,首先得有价格上的优势,即价格战是价值战的基本保障,车企拒绝价格战就是拒绝价值战。既然广大车企的高层心心念念价值战,那就放手一搏,让价格战来得更猛烈些吧!把车企历练成一只只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之间,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
对比十年前,目前中国车市与欧美车市的价格差有了较大回调,这与中国品牌的持续努力与中国汽车产业链的一直在升级紧密关联;受益于新能源浪潮、产业升级与过剩产能转移,2020-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数量由100万辆快速突破300万辆。目前,奇瑞、长城、吉利、比亚迪等强势中国品牌,正逐步扩大出口业务,通用、福特、雷诺等慢慢的变多的海外车企,也不断强化在华出口业务;2023-2026年,一旦中国汽车产业链越来越存在竞争力,将助力扎根中国汽车产业链且努力突出价格上的优势的诸多车企,不断冲击高端车市与加速出口步伐,实现中国车市的整体售价水平低于欧美,努力成为全世界的价格洼地与价值高地,让更多车企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