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献2023年7月书讯 新书发布

时间: 2023-11-23 14:09:23 |   作者: 新闻中心

  文献君为大家带来的是2023年7月月度新书,涵盖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国际关系、政治学、法学、经管、文学和文化传媒等品类。甲骨文、索·恩、启微、世间之盐及方寸的品牌新书亦有亮相。

  为积极贯彻落实习关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重要讲话精神,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和《“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中有关发展中国社会组织的政策要求,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研究员发起成立编委会撰写《中国社会组织概论》,以热忱的学术实践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组织事业迈向前进。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中国社会组织,资料来源于已有的公开官方数据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皮书、报告等,研究内容从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历史、法律和法规、社会服务、效果评估、交流合作、未来趋势、不一样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等方面对中国社会组织进行总体性介绍。

  本研究旨在填补当前有关中国社会组织综述类研究的空白,将中国社会组织在国内外的典型实践进行全景描绘,向国内外关心中国社会组织事业发展的研究人员、政府领导、从业者提供了一副完整的行业发展图景,全方面展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立足本土发展实际。同时借鉴域外社会组织发展先进经验,完整梳理了中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实践。

  自外卖经济兴起以来,以网约配送员(外卖骑手)为代表的新业态和新职业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就成为学术研究和社会治理领域持续关注的对象。在这一背景下,本书通过实证资料阐述新业态和新职业对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新业态和新职业的社会价值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对一些社会争论做出较为科学的回应和讨论,旨在理解这一新职业群体的特征及其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从而为促进就业和新业态群体成长发展等现实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也为实现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问题形成政策思路。

  本书选择以大样本数据为视角,以2018年至2020年已公开的老年人犯罪刑事裁判书数据为基础,利用大数据研究方法呈现、分析全国与典型地区的老年人犯罪有关数据和裁判案例;同时运用刑事一体化研究方法即刑事政策学、犯罪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以数据为基础,描摹出我国老年人犯罪的现状,预测其发展的新趋势,探讨老年人基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的犯罪原因;提出对老年人犯罪应当宽宥化处理及相关制度的改革建议,以完善老年人犯罪的刑法、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法条规定,在刑事领域内,保障老年犯罪人的合法权益。最后从社会学角度,指明预防老年人犯罪的原则性方向,提出强化社会、家庭、个人层面对老年人犯罪的预防方法。

  本书以历史人类学的视野,关注明清以来的云南盐业社会。云南盐业社会以食盐生产为主业,形成了典型的“以卤代耕”社会,这有别于传统的农耕社会。“以卤代耕”的盐业社会除了食盐之外的柴薪、大米、铁器等诸多物资,需要周边区域供应。物资的流动依托滇盐古道来实现,滇盐古道及周边区域形成经济的共生形态,促成区域内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从历时性和结构性的双向维度初步对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做整体性梳理和观照不难发现,作为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状况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折射了我国老龄事业的基本发展轨迹。各种制度性框架的逐步完善为老年人社会参与提供了愈加充分的各类保障,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相关社会环境、资源、组织条件、文化氛围等要素在适老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整体而言,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状况更趋于普遍、丰富和高质量。

  本书是对“魁阁”时期六个田野点的再研究。1940年代初,一批受过系统训练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在云南的多个村镇中开展了系统的实地研究,带着他们的关怀、问题对这些村镇的基本状况做了系统的学术性呈现。差不多八十年后,这本书的作者们带着对前辈学者所关怀问题的理解,再到这些村镇去,看看这些村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书试图从经济生活、村落空间、社会组织与精神生活四个层面来呈现这些村镇社会结构的变迁,以期通过这一种呈现,在一个较长的时段内把握中国基层社区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逻辑。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众多因素中,住房与土地的作用无可替代。住房既是安身立命的处所,又是承载着家与心灵归属的空间。而土地是住房的载体,住房问题与土地问题密切相连。人口的迁移流动性与住房和土地的不动产属性形成了动与不动的鲜明对比,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大量人口从乡村向城镇流动迁移,住房、土地与人口迁移的耦合关系在城镇化过程中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住房、土地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分析了住房价格、住房产权、住房保障、土地权益等多方面因素与人口迁移的关系,从流入城镇、流出地甚至是非流入城镇多个空间维度进行研究,不仅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为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支撑。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新时代新征程,明确就业优先的战略任务,针对新形势新情况,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作出新的全面部署。青年就业关系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新冠疫情突发后,青年就业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回顾与总结疫情期间对青年就业的全面支持应对,对于疫情防控新阶段的当下,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书系统梳理了新冠疫情期间青年就业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疫情对青年就业的影响机理以及疫情影响下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文本的政策结构,提出了促进青年就业的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在疫情防控新阶段,促进青年就业应加强全局性顶层设计,精准研判,进一步搭建平台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精准扶持青年创业者,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挖掘青年就业增长点。

  本书从阐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内涵、意义及着力点出发,全面分析了已有相关研究及我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政策,并以典型城市、工业园区、交通部门、无水印刷行业等为案例开展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效果评估。本书认为,应从环境、经济、社会、国际四个维度理解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我国减污降碳具有较大协同增效潜力,要逐步完善政策,切实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

  本报告由中国儿童中心组织撰写,以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和相关权威机构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儿童的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呈现了2022年中国儿童发展状况。

  本报告认为,2022年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儿童事业发展描绘了光明前景,为进一步做好儿童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2022年儿童发展和儿童事业取得新成就。儿童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儿童教育高质量发展,儿童福利工作扎实推进,家庭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儿童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丰富,儿童保护法治化日益深入。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告是关注我国儿童发展状况的年度资讯报告,对于政府部门、各相关机构、儿童工作者、社会公众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由一篇总报告,九篇分报告,两篇专题报告,对本科生毕业去向、就业结构、就业质量、职业发展、升学情况、灵活就业、能力达成、对学校的满意度等状况做深入分析。分析基于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中期跟踪评价。

  2021-2022年,“双区”驱动下的深圳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受疫情影响,深圳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但依然在不同层面、不相同的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

  本书是“深圳社会组织蓝皮书”的第四本。全书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和创新案例四部分所组成。总报告对深圳社会组织作为治理主体之一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方法、困难做了深入梳理,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分报告对深圳行业协会、社区社会组织和枢纽型社会组织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专题报告聚焦深圳社会组织的发展亮点,介绍了教育类基金会、体育类社会组织、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亮点,并对经济类社会组织如何助力“20+8”产业集群、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发展进行了分析。创新案例关注深圳社会组织在2022年的创新探索,包括深港商协会和社会矛盾纠纷调解的案例,并邀请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和深圳市合成生物学会供稿,展现了深圳先进社会组织的创新经验。

  该书从媒介人类学的视角,对一个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展开长时段的田野调查,展现了村民们日常性的社会化媒体实践图景,既有村民与快手、抖音的互动,也有村落精英对文化传承的数字化运用,还有身处流动社会中农村青年的媒介感悟。这些鲜活生动的故事,是对村民生命轨迹、生活场景、生活事件的深描,更是对社会化媒体时代中国乡村社会普通个体和群体多重文化体验的全景观照。两位作者以深度阐释民族志个案为基础,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对媒介人类学的研究实践与经验进行提炼,提出将“社会化媒体在地化”作为一种理解技术使用者生活情境的方法和分析框架,进而阐释人们数字技术实践蕴含的理论价值和意义,这为探讨传播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互构关系提供了新的进路。

  白裤瑶是布努瑶支系中一个讲本地土语、无文字的分支群体,主要分布于桂黔交界地带。本书在16个月的田野工作基础上重点考察了白裤瑶的传统信仰体系,从作为象征符号之集合的宇宙观展开,探讨信仰体系为白裤瑶人营造秩序化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怎样的支撑,分析其微观过程与作用逻辑,尝试提炼出其中的文化机制,并借此窥探白裤瑶人对于“人”之存在价值与意义的追求。放置于瑶族的整体语境中,白裤瑶的传统信仰体系呈现诸多“非典型”与“非均质”特征,折射出南岭走廊区域多民族文化交流与交融的常态;当下其作为文化景观和文化资本的一面愈发凸显,这种转变昭示着曾经“内向”的白裤瑶人开始更多地思考与国家话语之间的联结。

  《辽史·礼志》是研究辽代政治、礼俗以及辽与北宋、西夏、高丽关系的基本史料。本书在中华书局点校本《辽史》修订本基础上重新校点,并疏通文义、解释典故、考证礼仪的初始年代及地点。不仅可供古代史研究使用,也可供影视剧创作参考。古代君王与臣下如何行礼如仪,正是相关文艺作品应当追求的细节真实。

  本书为九一八事变90周年纪念文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标志性历史事件,从日本侵华史的角度做全面深入的研究,仍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本书收录的文章从一手日文档案出发,论及近代以来日本的组织、行动,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侵华战争以及全面侵华战争的发动,以及侵华战争对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教的诸多方面影响。

  本书以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救国公粮征收为研究对象,通过展现陕甘宁、晋察冀、晋绥、山东、晋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征收救国公粮的不同面相,阐释了华北抗日根据地征收救国公粮过程中复杂的实践形态。在征收救国公粮的过程中,中国实行累进税制,同时开展减租减息,减轻农民负担,获得了华北抗日根据地民众的支持,最终走向胜利。

  明代的私人撰史自有其特色。以史学思想为突破口,开拓明代中后期私撰史书的整体研究,是本书的特点。全书细致划分了明代中后期私撰史书的发展阶段,并从横向上归纳总结这一时期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征,更全面、客观地评价了明代史学的地位,补充了王世贞、李贽等以外的其他史家及其私撰史书中的史学思想,使明代史学思想的研究更丰满,更具说服力。此外,全书还揭示了明代中后期私撰史书中史学思想的变化,回答了官、私史书在明代中后期如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筑明代史学的整体面貌。通过以上各方面的研究和补充,肯定了明代中后期私撰史书的地位,指出私撰史书在史学思想和历史编纂上尚未形成系统的新的理论,但能紧密结合明代的真实的情况,在多方面努力做出尝试,这对明末清初史学格局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当然,明代中后期的私撰史书也受时代和史学自身发展的局限,仍有许多问题值得继续探讨。

  不平等是世界性挑战,在世界各国具有普遍性。当今美国处于金融资本主义阶段,不平等问题在这一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研究美国不平等问题成为透视美国资本主义困境,甚至透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困境的一个重要窗口。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视域,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深入剖析美国社会不平等的表现,认为这种不平等的产生源自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文化原因,且三方面原因相互作用,总体上使美国不平等问题呈现阶级性和种族性、总体性和多维性、极端性和关联性。本书研究认为,美国不平等将会延续并且加深,不平等加重将破坏美国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威胁美国全球霸主地位,并且客观上将在美国国内催生社会主义导向的变革。

  本书借助法国调节学派的分析框架、依托“最优货币区”理论,梳理欧元区货币、金融与经济一体化路径,探讨欧元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陷入危机的制度性根源;并从这一视角出发,通过一系列分析欧盟/欧元区各类危机救助机制与工具,考察和评估欧元区金融与经济治理理念及其实践的调整与变化,以及新的金融与经济治理模式对欧元区和国际经济体系未来发展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欧洲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变化将会给我国带来何种机遇与挑战。

  本书精选王新生教授多年来在日本研究领域发表的学术论文,涉及日本政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国民国家论”的评介、历史研究与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日本地主制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和日本资产阶级革命初期的地主政治、日本明治时期的近代化进程、日本近代国民意识的形成、“日本模式”的终结、有泽广巳经济思想及其对战后日本经济体制的影响、二战后日本的施政决策、江田三郎的结构改造论、日本政治的未来发展的新趋势等,对开展日本研究有较高参考价值。

  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理想、中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基本内容及特征、西方近现代价值观念的基本内容及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思想渊源;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全面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现实 基础,进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内容;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国际竞争力三个方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重要意义。

  本书立足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实践,从理论、历史及政策的多重维度探究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问题。全书首先围绕中国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关系以及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剖析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利益、理念和制度基础,揭示中国海洋治理实践的主要方略和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既聚焦海洋微塑料治理及其他国际海洋法实践中的前沿问题,回应新形势下全球海洋治理的新挑战,又结合国际政治及国际法理论,着重分析南海环境合作、北极海洋生态保护以及北极航道开发等影响中国海洋安全利益的关键性议题,同时通过一系列分析中国海洋综合管理和海上执法建设等问题,从中国海洋治理的角度揭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基础,探寻海洋治理的中国贡献。最后,本书引入涉海话语体系建设,以及海洋空间规划管理的相关讨论,为全球海洋治理研究注入新的学术增长点,并进一步延展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和政策思考。

  本书包含“名家访谈”“特稿”“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乡村治理”“治理理论与实践”五个板块。本期中所编发的文章,大多数都围绕以上几个问题展开研究。 在“名家访谈”板块,对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丛日云教授进行了深度访谈,阐述了政治学学科建设等重要问题,对青年学者的政治学习研究具备极其重大参考价值;在“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板块,论述了“条块关系的演进与变迁”与“治理模式的多重意蕴”等政治学科的热点问题;在“乡村治理”板块,探讨了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历史演化与制度贯彻;在“治理理论与实践”板块,选择了“网络问政”“地方环境治理”等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期对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对应参考与指导。

  本书以治理理论为核心视角,以最新法规与典型案例为基本依托,从法的基本理论、广告法制体系、治理与广告治理、广告治理主体、广告治理策略、一般性广告规范、特殊行业广告规范、特定媒体广告规范、公益广告治理、广告法律责任十个方面,对广告法规与广告治理做了全面梳理与深入剖析。

  本书提出“多元协同、多维融合、社会共律”广告治理模式。多元协同指政府机构、新闻媒体、网络站点平台、社会团体、广告受众等多元主体基于自身属性协同参与广告治理;多维融合指综合运用法律和法规、公序良俗、财政政策、技术工具、信息传播等治理工具全方面提升广告治理效能;社会共律指外部管控、内部约束、相互监督三方合力,构建他律、自律、互律共同作用的广告行业治理机制。

  本书从海外华商研究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着眼,基于非常大的优势、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三大理论,构建了一个关系模型,从资源视角出发,以海外华商的资讯资源、生产资源、关系资源为基础,深入展开,探讨海外华商通过市场驱动、政府协调、民间交流三大机制,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五大重点领域,即产业转型升级、人民币区域化、相互连通建设、海洋经济合作和公共外交关系建设的过程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为我国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和企业利用华商资源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业务提供理论依照和实证支持。

  当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加速向社会经济各领域渗透,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化的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成为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新引擎。数字化的经济呈现迅猛发展之势,理论研究也亟须跟进。

  本书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数字化的经济展开研究。在理论研究部分,分析了数字化的经济的演变过程、重要特征及其在消费和生产两个方面的重要表现,对数字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数字资源价格特点及影响因素、数字资源平台垄断表现及其原因,创新性地研究了数字化信息对主体决策和博弈均衡的影响。在应用研究部分,介绍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分析了经济数字化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及效果,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研究了数字化推动区域高水平发展的路径,探讨了数字化助力政府治理手段优化、政府治理模式创新以及政府治理效果提升的机理。

  全书围绕新发展阶段我国扩大内需的现实逻辑、战略导向和实践重点展开研究,提出新发展阶段扩大内需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发展阶段扩大内需,培育的是完整内需体系,服务的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更看重质量提升、更看重消费带动、更看重供需连接、更看重内外联动、更看重制度建设。要在处理好供给与需求、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政府与市场等重大关系基础上,推进深度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化、绿色低碳化、生活质量化、分配合理化,加快构建供需双向匹配、城乡有机协调、区域密切配合、发展导向目的相得益彰的完整内需体系,建立健全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

  本书聚焦于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高技术产业,涉及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人工智能、互联网经济等领域,探讨了四个方面的重要议题,即全球高技术竞争、第四次工业革命、新信息技术革命以及互联网垄断治理。这些高技术领域代表了目前人类智力的最高成就,也是最新成果。这些高技术产业的前景和影响、演变路径、潜在的收益和风险远未完全显现,人们对它们的认识仍然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本书可视为对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本书是一部以中国改革开放为背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届三中全会为历史脉络的断代史书。本书在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及前提下,较为系统地梳理、总结了1978~2018年四十载岁月里,中国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相关经济政策、思想及其理论的时代性演变,旨在客观记录、研究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形成、发展与逐渐完备的历史进程,探寻中国特色渐进式制度变迁的政策、理论脉络,更深刻地展示中国的改革智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与制度力量。

  本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共同组织编写,参加的部门包括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国证监会等。内容涵盖了全国居民收入分配总体状况以及分城乡、行业、群体的居民收入情况,系统介绍了财政、税收、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方面重大政策和重点工作实施进展情况,客观反映了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领域的全貌,既可以为政府部门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政策举措提供参考依据,也能够为研究机构深化收入分配领域学术研究、企业做出生产经营决策、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选择等提供多角度的信息和资料,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书由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经济安全研究院组织编写,邀请国内一流学者和专家撰写各篇报告。

  本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思想,系统概述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现状,分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风险,针对能源产业、粮食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医疗器械产业、油料作物产业提出有明确的目的性的产业安全发展建议,并结合发达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影响与启示,提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治理的政策建议。

  本书认为,我国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核心在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高水平自立自强,统筹推进补短板和锻长板,逐步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国家经济和产业利益不受威胁和伤害。

  本书是“区块链蓝皮书”2023年度报告。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化的经济发展规划》,围绕重点任务,明确了11项重点工程。其中在“大力快速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健全完善数字化的经济治理体系”“有效拓展数字化的经济国际合作”等部分,重点提到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数字化的经济中发挥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报告分为总报告、政策与市场篇、技术篇、场景应用篇、典型应用案例篇及附录六个部分,全面探讨了2022年区块链领域颁布的有关政策、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以及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并汇集了区块链在2022年落地的部分重要场景,充足表现了我国区块链技术研究者和实践者们的孜孜探索与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政策制定者与管理者、 技术人员和对新技术有巨大需求的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系统专业的参考。

  本书是对耶鲁学派的思想史研究。其目的不是对耶鲁学派作对象化的梳理和引介,而是将耶鲁学派文论的范式特征、语言论直观和时间诗学洞见放到整个西方思想史的背景中,去考察其形而上学的价值。耶鲁学派所发现的书写的双重性、语言三维与时间三矢的错综复杂的交互发生机制,不仅为化解各种形而上学的疑难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而且初步开创了一种发生哲学和生成诗学。在修辞性表达、语言论直观、时间哲学直观等层面,耶鲁学派文论与中国思想、中国文论形成了一种奇特的互文性。把握住这一互文性,将为化解中西古今的冲突、为汉语形态的发生哲学和生成诗学建构打开一扇富于启迪的侧门。

  本书从中国戏剧美学的逻辑发展、中国戏剧美学的思想背景、中国戏剧美学的思维方法、中西方戏剧美学的比较视野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戏剧美学进行多维度、全方位、多视点的阐释。本书为观照和审视中国戏剧美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框架,运用了一套富于新意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诸多新颖的学术观点,提炼了一个系统性的概念范畴体系,从而显示了深入而又宏阔的创新意识。

  五四”是研读现代中国文学不断重临的“起点”。百余年前,肩负着思想启蒙使命的知识先贤掀起了影响深远的“五四”文学革命。自此,以“五四”为坐 标原点,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座鲜明的界碑,古典文学走向终结,现代文学正式启航。“五四”文学革命所蕴涵的民主、科学、个人主义、人道主义、社会主 义等思想元素无不流布着现代性的内涵,让我们至今还在享受着它的文化余泽。本书借助《新青年》等新文化元典回到历史现场,摒弃单一历史主体的历史 叙事,通过呈现“五四”场域中多元主体的语义表达与思维路径,梳理知识界在文学革命方案的规划实施 中的话语竞合与群体聚散,从民主、科学、审美、经 济等多维角度探讨文学革命中具体而微的理论实践问题,总结其成绩与遗产,剖析其隐患与流弊,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五四”文学革命与20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现代性演进之关系。

  本书从历时态与共时态相交织的视角梳理图书馆信息生态的嬗变轨迹,探讨图书馆在智慧社会驱动下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利用新的建模和计算手段对信息现象、组织特性和用户个人信息行为等海量异构数据来进行分析评估,重构图书馆信息生态框架结构模型,探索信息生态平衡机制与平衡策略,试图为图书馆信息公平、知识创新和智慧服务提供决策依据。

  本刊是以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为研究对象,面向全球学界的专业学术集刊,创刊于2017年,由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组织编撰,集中推出当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紧密贴近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工作实际,着力解决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构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和时代面貌的文化传播理论,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实现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目标。本刊作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领域的高端学术平台,既有严肃的深度学理探讨,又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研究。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长河里,伦理学作为一门以人类道德生活为基本对象的科学,随着岁月的流逝,展示出愈来愈强大的生命力,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发展的新趋势和理论格局。本书为清华大学文科一级教授、人文学院原院长万俊人的学术专著,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西方伦理学各种思潮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脉络,以充沛而精当的文献史料和深入浅出的阐释、分析和论辨,探讨了现代西方伦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和背景、现代西方伦理学的流变及一般特征,厘清了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历史断代与理论传统,总结了现代西方伦理学各流派的基本思想、基本特征和主要学术贡献与理论问题。本书是国内较早的系统完整的现代西方伦理学史著,兼具研究性和研究生教学的双重特点,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填补了此类学术史著述的欠缺,既可作为高等院校伦理学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书,又可当作伦理学爱好者的工具书。

  19世纪中期,八破画在中国发展起来。这类作品虽画面破损或略带焦痕,却以格外具象的手法,逼真呈现出书法、拓片、绘画及善本书页等文化遗存。无论是虫蛀的书迹、破损的书页、烧焦的画作,还是如广告、票据和盖邮戳的信封之类的短时效物品,都可以在这类画作上被完全随机地、像碎片一样自由拼合。而这种堆叠散落的构图,既是对文化传统消逝的映射,也寄托了对收画人的美好祝愿。

  这本探索中国视觉文化中“八破”起源的著作,以图文相间的形式,概述八破画的源流,介绍其重要画家及他们的代表性作品,阐释它与中国历史和民间传统文化的密切关联,兼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白铃安现任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中国艺术部主任,她在波士顿出生成长,却精通中文,并对中华文化和艺术非常着迷。让我们随她一起,踏寻中国传统艺术中被遗忘的碎片,追索八破画如何开枝散叶,继而在众多艺术家笔下发展成一种既精彩又具有创造力的绘画样式。

  1599年9月24日,托马斯·史密斯召集伦敦城的富裕商人筹集资金,创办公司去东印度从事贸易。1600年12月31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授予此公司特许状,允许公司统治新领土和招募军队,由此开启了一家私营贸易公司取代莫卧儿帝国成为南亚次大陆霸主的历史。

  东印度公司在存续的275年里,凭借军事与资本的力量,让莫卧儿帝国由盛及衰;荷兰、法国殖民势力逐步退出在印度的竞争;源源不断的财富由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流向伦敦;印度手工业萧条、骑兵阶层消失,服务于英国人的士绅阶层出现,平民在兵荒马乱下苟延残喘、大饥荒中饿殍遍野。达尔林普尔利用收藏在大英图书馆的东印度公司的档案、印度国家档案馆的资料,以及18世纪的波斯文史书,生动讲述了这段历史,展现了印度“黑暗时代”混乱、腐败、暴烈的无政府状态。

  到20世纪末,经历过民选官员众多谎言的美国人,大多数都已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欺骗是美国政府中普遍且公认的做法;令人信服的撒谎能力也已成为担任公职的必备素质。虽然大众已普遍接受政府的撒谎行为,但仍要关注这种制度化的不诚实对美国政治文化产生的影响,而很少有作品对这一话题投入关注。

  《当总统撒谎:官方欺骗及其后果的历史》基于大量原始资料详细研究了四位重要总统所说的谎言:富兰克林·罗斯福与雅尔塔协定、约翰·肯尼迪与古巴导弹危机、林登·约翰逊与第二次北部湾事件、罗纳德·里根与1980年代的中美洲。阿尔特曼从实用性的角度来探讨政府谎言,通过研究同期和新闻媒体报道,展示了官方谎言如何反过来困扰说谎者本身及其继任者,又如何最终破坏他们最初通过说谎来支持的政策。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 1730-1797)生活在世界历史上最非凡的时期之一。他努力应对大英帝国在印度的危机,积极争取与美洲殖民地的和解,并在三场欧洲战争中直言不讳地批评国家政策。他还主张改革英国议会,推动爱尔兰的宪法改革,并成为法国革命论争中的核心人物。

  本书鼓励我们重新思考埃德蒙·伯克的遗产和他发挥关键作用的那个动荡时代,将伯克还原到他最初的政治和智识背景中,剥去了对其思想长期积累的失真解读。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本书颠覆了伯克维护传统、反对进步的固有形象,反对将伯克定义为一个落后的民权反对者。相反,作者赋予了这一人物多重面向,将伯克描绘为一位有独到见解的思想家、一个富有激情的政治家、一个行动的哲学家。他透过启蒙思想的视角评估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现实,并吸纳和借鉴了孟德斯鸠、卢梭和休谟等人的思想。

  本书从近代东亚的视点出发,以服饰、发型为媒介,借助报纸杂志、书籍、照片等资料,从整体到局部、从意识形态到实际行动,探讨1870年代至1920年代中日两国服饰文化交流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情况。

  容隐是指庇护亲属的犯罪行为,帮助其逃脱法律制裁。这种因私废公的行为被确定为法律权利,若在主张个人权利为国家权力之本的近代社会,尚属正常,但出现于强调君权至上的中国古代,则显得有些超前,不合时宜。

  那么,在中国古代社会,设立容隐制度的目的何在?社会文化与国家司法是否做好了真正接受这一制度的准备?容隐行为的正当性是否会被真正认可?容隐权究竟只是法条层面上的虚拟权利还是有司法保障的实际权利?本书依据法典及其他文献的记载,以清代为例广泛搜集75条生动的案例,通过对容隐制度发展轨迹和司法实践的梳理描述,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全球95%的粮食产量依赖于土壤,然而土壤正在以不可持续的速度被侵蚀。21世纪内,美国、中国和印度的大部分农田将失去表层土壤。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造成的侵蚀加剧,加上世界人口一直增长带来的对粮食的需求与日俱增,迫切地需要解决这场危机。

  当代著名微生物学家汉德尔斯曼面向非专业读者,颂扬土壤的能力,揭示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土壤侵蚀、粮食和水安全以及药物发现之间的复杂联系。她讲述了土壤的起源故事,解释了土壤如何被侵蚀以及随后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她从几千年来持续耕种同一土地的原住民那里吸取经验,为大规模农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本书是一部令人振奋的作品,它将启发我们重新思考现代化农业,并告诉我们该如何走出正面临的土壤困境。